無縫鋼管企業之所以對于擴產、增產樂此不疲,除了外部需求的拉動、各級當局的投資引導之外,產量增長所帶來的可不雅的范圍效益也是重要原因。然而,時至今日,外部需求增長已經明顯放緩,對于新增產能扶植的管控已經越來越嚴,外部情況已經不再支撐企業擴產。并且,從無縫鋼管企業內部來看,擴產所帶來的范圍經濟已經改變為范圍不經濟。是以,無縫鋼管企業在決定計劃產量時不妨自問,增產到底還能帶來若干效益?
起首,從最直不雅的噸鋼效益數據來看,產量增長已經不克不及再給無縫鋼管企業帶來直接的效益增長。中國無縫鋼督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大中型無縫鋼管企業主營營業利潤為-231.72億元,無縫鋼管產量為5.92億噸,噸鋼利潤為-39.09元;本年1月~10月份,大中型無縫鋼管企業主營營業利潤為5.54億元,無縫鋼管產量為5.26億噸,噸鋼利潤僅為1.05元。顯而易見,因為噸鋼利潤近乎為零甚至負數,產量增長不僅不克不及給無縫鋼管企業擴大利潤,甚至會帶來更大的吃虧。在這種情況下,持續增產顯然不劃算。
其次,增產所帶來的單位成本降低已經異常菲薄,甚至會出現單位成本上升的情況。從當前無縫鋼管行業的成本構成來看,重要成本集中在以鐵礦石、焦炭、電力、水、物流等為主的制造成本上,此外還包含折舊和時代費用。但制造成本一般均與產量直接相干,企業增產很難使制造成本降低。很多企業之所以增產,主如果推敲到產量增長可以或許攤薄企業的固定成本,從而起到降低單位成本的感化。但從當前的數據看,1月~10月份,大中型無縫鋼管企業的治理費用同比增長8.96%,發賣費用同比增長8.11%,均高于同期無縫鋼管產量7.13%的增幅;時代費用僅小幅降低,且重要得益于噸鋼財務費用在客歲基數較高的基本上出現小幅降低。不過,在資金面日益收緊的情況下,這一情況將很難延續。
從企業的統計數據看,今朝,每噸無縫鋼管分攤的固定成本為600元~1000元,全行業增產8%可以或很多攤的固定成本總額為500億元~700億元。
同樣不克不及忽視的是,產量增長給無縫鋼管價格帶來了巨大沖擊,大幅緊縮了無縫鋼管企業的利潤空間。因為無縫鋼管產量增速高于市場需求增速,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進一步惡化,本年無縫鋼管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1月~10月份,國內無縫鋼管價格綜合指數平均為103.9點,與客歲同期的平均值113.7點比擬降低了9.8點,降幅為9.2%,相當于每噸無縫鋼管價格降低了約360元。按前10個月的無縫鋼管日均產量估算,本年無縫鋼管產量將達到7.8億噸,按97%的成材率折算成無縫鋼管產量約為7.57億噸。據此測算,因為無縫鋼管價格降低,本年無縫鋼管行業將削減收益約2700億元。
減收2700億元和降本700億元,這兩個數字的比較足以解釋增產所帶來的損掉已經遠弘遠于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是否要持續增產,無縫鋼管企業要謹慎、理智地進行決定計劃。一是推敲到產量大于需求,增產不僅會使企業和社會庫存增長,大量占用資金,并且會招致進口礦大量增長,價格居高不下,全行業的損掉更大。二是推敲到化解多余產能不是一兩年就能解決的,在這時代更需全行業在安排臨盆經營時保持理性。何謂理性?中國無縫鋼督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的詮釋值得沉思:就是沒有合同不安排臨盆,沒有邊際供獻的產品不安排臨盆,沒有毛利的產品不安排臨盆,沒有利潤的產品不安排臨盆。
本年,一些企業保持如許做了,把重要精力放在品種質量、節能減排上,有的盈利增長,有的大幅減虧,值得其他無縫鋼管企業進修。例如,1月~10月份,南京無縫鋼管結合有限公司的無縫鋼管產量同比大幅降低了14.8%,無縫鋼管產量同比大幅降低了10.3%,但經濟效益明顯晉升。這既得益于該公司按照單位產品毛利潤供獻情況組織臨盆,比按照邊際利潤供獻情況組織臨盆要更為理智,又得益于該公司在品種、質量、辦事等方面進行的不懈改良。方大集團1月~10月份的無縫鋼管產量同比降低了0.73%,效益卻同比增長了近10億元。還有其他一些效益明顯改良的無縫鋼管企業,如華菱集團等,其無縫鋼管產量增幅也遠低于行業平均增幅。
只不過,像上述減產增效的無縫鋼管企業今朝來說照樣少數,其減產的后果輕易被浩瀚企業的持續增產所掩蓋。客不雅地說,時至今日,增產給無縫鋼管企業帶來的成本降低效應已經微乎其微,無縫鋼管行業靠范圍擴大和產量增長獲得效益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面對來歲的無縫鋼管市場,主動權仍然控制在無縫鋼管企業的手中。假如無縫鋼管企業可以或許保持理智、保持克制,避免盲目增產的沖動,那么在化解產能多余和構造調劑工作的持續推動下,全行業的形勢有望出現積極的變更